10月31日至11月2日,中国自然学会2025旅游资源学术年会暨旅游资源创新开发赋能旅游强国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成都理工大学举办。本次大会以“旅游资源创新开发赋能旅游强国建设”为主题,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及业界的50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旅游资源理论与技术创新、国家公园与旅游地学、数字技术与文旅融合应用、山地旅游与康养产业、冰雪旅游与体育休闲、区域协作与文化旅游带建设等前沿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交流。 城环学院副院长谢双玉教授 、乔花芳副教授等6名师生参会,并在多个分论坛中汇报、交流研究成果,展示了我院在旅游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学科优势与创新活力。

谢双玉参与召集并主持、点评了“乡村旅游与城乡共同富裕”分会场;乔花芳在“生态资源赋能旅游强国建设”分会场中担任点评人,汇报了《观鸟旅游者具身体验质量研究——以武汉府河湿地为例》的研究成果,并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学院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合作举办的MTM和MPPM硕士项目。


博士研究生崔馨月在“多目标多维度导向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分会场中汇报了《避暑度假旅游者时空行为研究综述》;硕士研究生葛棋在“文旅融合与美丽中国建设”分会场汇报了《等待别样的日出——黄山旅游者的时间感知及其对审美体验的影响》,并获得优秀青年报告一等奖;姜留倩在“农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分会场汇报了《武汉市农业研学点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并获得优秀青年报告二等奖;姜可冉在“冰雪资源与冰雪旅游”分会场汇报了《中国冰雪旅游者体验类型的识别、分异特征及提升路径》。



据悉,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旅游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作为我国旅游资源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平台,始终致力于推动旅游资源研究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本届年会设立35个专题分会场、青年学者工作坊、行业论坛和期刊交流等多元形式,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学术交流体系,有效促进了学界与业界的互动融合,为推动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撑和创新动力。
通讯员:崔馨月
编辑:刘新星
审读人:谢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