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钟英铭)2019年3月22日(周三)(星期五)上午10:00,由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承办,研究生院主办的学术讲座“激光点云数据处理:从发现到解释”讲座在我校10号楼南楼城环学院601教室举行,本次主讲人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遥感地理信息工程学院康志忠教授。
康教授本次讲座共分激光点云的获取手段,激光点云数据的模型探测,激光点云的模型参数稳健估计,激光点云模型探测的应用四个方面。激光点云数据量非常大,康教授选择了保留特征点重建面的方法进行数据简化。康教授研究并构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和马尔科夫随机场模型的概率图模型框架,显著改善经典算法随机抽样一致性,得到全局最优解。康教授还给我们展示了利用激光点云的地铁隧道形变监测、利用三维激光点云的地铁隧道形变监测、基于车载点云数据的自动成图,室内导航要素的自动识别等多个应用。最后康教授总结到,模型的稳健探测是激光点云数据处理中“发现”的基础,从“发现”到“解释”是对激光点云数据处理的拓展和升华。
报告结束后,同学们就感兴趣的话题向康教授提出了许多问题,康教授一一解答,最终报告在大家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主讲人介绍】:康志忠,博士,教授,遥感地理信息工程系主任,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总体技术部副部长,月球与行星探测国际合作研究分中心主任。2004年12月毕业于武汉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6年-2009年赴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长期从事地面和机载LiDAR数据处理、室内自主定位以及月球与行星遥感等方向的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载人航天领域预先研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科学倡议计划项目、国家外专局聘请外国文教专家重点项目、中国科协国际科技组织事务专项项目、教育部归国留学启动基金等项目,先后在ISPRS Journal of P&RS、IEEE TGRS、PE&RS、IEEE JSTARS、IEEE GRSL、《测绘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3篇,EI检索论文16 篇。先后荣获美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2015年度ERDAS遥感最佳科学论文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朱训青年教师奖、翟裕生青年教师奖以及中国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现担任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室内外无缝建模、位置服务与机动性”工作组主席,中欧月球与深空探测合作工作组专家,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科学研究核心团队成员,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科学目标先期研究团队成员,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激光雷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测绘学会理事、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测绘学科摄影测量、遥感分支编委,国际合作计划“中意月球图联合编制”技术负责人(Technical coordinator),同时担任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理事会 (NSERC) 项目评审专家,国际SCI期刊ISPRS Journal of P&RS、PE&RS、 IEEE TIP、Knowledge Based Systems、IEEE JSTARS、IJRS、IEEE GRSL、Remote Sensing、Sensors、Geocarto International、《中国科学》、《测绘学报》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