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田培)为推动我校地理学与生态环境学科发展,加强与“双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应郝芳华校长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刘昌明先生,国家水专项管理办公室山丹副处长,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院长程红光教授、副院长王国强教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王业耀研究员、水监测技术室副主任姚志鹏高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张远研究员、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与研究中心主任徐建研究员,生态环境部水环境管理司朱利调研员、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王晓主任,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张万顺教授、水利水电学院刘攀教授、程磊教授等专家学者于2020年9月19日莅临华中师范大学指导工作并参加“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学术交流会。我校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的50多名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交流会。
在学术交流会之前,部分专家参观了我校南湖校区综合楼,并听取了南湖综合楼的设计及智慧教室使用的讲解。学术交流会于19日下午3点准时在南湖综合楼1182会议室举行,郝芳华校长主持会议,代表学校对刘昌明院士一行莅临华中师范大学指导学科发展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对其长期以来对华中师范大学的关心与帮助表示了诚挚的感谢。郝校长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的发展历程,说明了主办“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学术交流会的背景和意义。郝校长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内容,“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江流域时提出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原则。华师地处“九省通衢”的长江中游国家级中心城市武汉,多个学院的老师从事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科研工作,理应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中做出贡献,并向协助筹办此次学术交流会的城环学院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感谢!
城环学院院长敖荣军教授代表学院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城环学院的发展历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概况。中科院院士刘昌明先生、北师大程红光教授、中国环科院徐建研究员、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王晓主任、我校城环学院刘目兴教授分别作了题为《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水文研究》、《大气污染的人群暴露测量与评估方法》、《水环境中的精神活性物质及其生物有效性》、《“三线一单”编制技术指南及试点案例》、《长江中游生态环境天空地一体化协同监测》等精彩学术报告。
刘昌明先生首先介绍了生态水与水生态的基础理论与研究内涵、生态水的综合调控方法,阐述了生态水文学研究的理论与应用技术研发,以及大数据在水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刘昌明院士指出,落实习主席生态文明建设号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需要重点发展生态水文学理论与应用科技创新研究,需要有水生态系统认知,生态水文作为发展中的学科存在巨大创新发展空间。程红光教授从大气污染人群暴露浓度LUR模拟技术研究、大气污染物扩散分布的高分辨率模拟技术研究等方面阐释了在大气污染的人群暴露水平评估方法中的最新研究技术与方法。徐建研究员详细介绍了水环境中精神活性物质的主要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阐述了水环境中精神活性物质生物有效性测定的最新方法。王晓主任介绍了“三线一单”编制技术指南的出台背景以及对指导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意义,并以试点区域为例详细介绍了指南的应用。刘目兴教授指出了长江中游生态环境天空地一体化协同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与科学意义,介绍了城环学院相关研究团队的工作基础、在长江中游已开展的相关工作以及需要进一步深化的研究内容。
五位专家详细回答了与会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有关问题,老师和同学们对专家们精彩的讲解报以热烈的掌声。郝校长再一次对百忙之中莅临华师指导工作并作学术报告的各位专家表示诚挚谢意,并表达了期望与北师大、中国环科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及武汉大学等单位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为长江大保护与生态环境修复贡献华师力量。学术交流结束后,刘昌明先生与其老朋友、我校城环学院退休教授金伯欣老师进行了亲切交流。
刘昌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我国地理水文研究领域的倡导者与开拓者。历任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地学、资源与环境学部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副主席、国际水文计划(IHP)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长期致力于水文、水资源理论与应用研究,开拓了地学与水利结合的研究,发展了水文地理学方向。在水分循环、产流模式、比较水文、农业水文、森林水文、全球变化的环境水文效应等方面均有建树。解决了缺少资料地区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难题,有突出创新;在南水北调环境影响的研究中,发展了地理系统分析,建立了模型;在水文过程、水量转化及调控研究中提出的多水转化,深化了水循环理论;提倡的雨水资源化具有概念上的革新。先后作为首席或负责人承担了国家“973”、重大与重点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发表论文、著作400余篇,SCI论文100余篇,国内外论文引用上万次,获国家级、院(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