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研究复杂的地球系统和自然规律,研究区域间的差异与联系。因此,野外实践是获取地理学研究资料的直接途径。这次联合实习给了我这样的机会,让我能走到野外,将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放进实践中。本次实习于7月29日在武汉正式开始,于8月12日在昆明结束,历时两周,实习路线穿越我国从华中到西南的四个省级行政区,跨度上千公里,途经江汉平原,秦巴山地,云贵高原等地形区,实习途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区域间的差异,过渡与联系。
2 实习路线及内容
2.1 武汉段实习
第一天:以武汉城市规划与建设为主,参观东湖磨山景区与武汉市民之家展览中心。在东湖磨山景区,通过学习武汉市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发展历史,气候和水文情况,我对武汉城市发展的条件和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例如武汉三镇的历史渊源,武汉市江河与山地形成的“龙脉”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湖泊与城市内涝及生态建设的关系等;同时,我参观了以楚河汉街为代表的武汉市六湖连通的生态水网构建工程,感受城市湿地绿地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武汉市民之家城市规划馆,我首先了解武汉市从20世纪初至今的城市规划历史,然后通过数字化,多媒体的展示了解武汉市的发展。前者体现近代城市规划者超越时代局限的思路和视野;后者从功能区布局,交通网络,生态建设三方面展望这座崛起中的城市的未来,其中“两轴两环,六楔入城”的生态框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第二天:这一天的实习以荆江分洪和引江济汉为主要内容。长江中游地区有着洪涝灾害频发的气候背景,地质上又属于沉降与沉积地区,东西两侧为两条构造隆起带,造成多次洪水而且易吞难吐;地势上有着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洪水畅行无阻;广阔的平原带来发达的农业与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使原有的湖泊湿地面积减小,调蓄洪水能力减弱。实习中我系统地了解了目前荆江河段洪水的应对流程,荆江大堤,分洪区,三峡工程及洞庭湖水系在流程中的作用和防洪能力,也认识到传统的工程措施的不足,和一些非工程措施的必要性。荆江防洪实际体现了人与水关系的演变,从控制洪水逐渐变为降低洪水损失甚至顺其自然地利用洪水。
第三天:以三峡为主题,考察链子崖危岩体,新滩滑坡遗址。我从地质角度理解了链子崖危岩体的成因,也参观了危岩体形成后的一系列防治工程,了解了一些地质灾害的典型对应措施;在西陵峡我参观了新滩滑坡的巨大滑坡体遗址,新滩古镇因三峡的险峻而兴盛,因葛洲坝的建成而地位下降,又因地质灾害而被彻底摧毁消失:我感受到,新滩的兴衰先后体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塑造,突发自然灾害面前文明的无力,以及人类改造自然的不断尝试。
第四天:参观三峡工程。走完三峡坝区旅游线路,我对三峡在长江中下游防洪和长江三峡段航运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意识到三峡这样的巨型水利工程可能带来的复杂影响:三峡的利弊需要辩证看待。
2.2 重庆段实习
第一天:缙云山野外考察和重庆自然博物馆参观。缙云山考察的内容主要是土壤与植物。通过分组进行土壤剖面观察和理化性质分析,我了解了重庆缙云山地区的土壤类型和层次特点;在植物群落调查中,各小组统计了样方中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并以调查数据为依据,推断出该地区植物群落演替的阶段和方向。这一天的实习,让我学会了植物群落调查的基本步骤,也在实际操作中学到有关植物分类和群落演替的知识。
第二天:綦江县丹霞地貌与莲花保寨恐龙足迹群。整个实习线路位于綦江国家地质公园境内,包括发育在中低山丘陵上的丹霞地貌景观,侏罗系地层中的大规模木化石群和莲花保寨上白垩系地层中的恐龙遗迹化石。实习过程中主要关注丹霞地貌形成的条件,丹霞地貌的定义和划分问题,以及古生物遗迹化石的判定,分类知识。从地质地貌和植物化石中能够推断出恐龙群的生活环境,进而得知该地区千万年前的古气候,古地理条件,这体现了地理学的思维特点,也是作为地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
第三天:重庆武隆芙蓉洞考察。芙蓉洞是大型的白云质灰岩洞穴,形成于第四纪更新世,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岩溶地貌相关的理论在地貌学中介绍得不少,而身临其境的近距离观察让我将所见与所学联系起来,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加深;除了岩溶地貌本身,实习中随队的老师还介绍了关于地质公园建设和旅游开发的知识,引入开发与保护关系的问题,这一问题在阶段的小组报告中也进行了探讨,引发思考。
第四天:在由重庆前往云南的途中经过贵州毕节,考察当地石漠化现状。之前的线路总是离不开各种地理景观和旅游景区,这一天的实习则是走进最普通的当地农村和田地,寻找水土流失带来的石漠化的踪迹。道路的湿滑,石漠的广布和当地生活条件的落后让我感到石漠化问题的严峻:石漠化问题实质是人地关系的问题,当地人在开发耕地获取经济收入和减少耕地涵养水土之间寻求平衡,这一矛盾在产业结构不变且人口不断增加的前提下将一直存在,如何为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寻找出路,达到可持续的发展,是我们讨论的焦点。
2.3 云南段实习
第一天:从贵州毕节前往云南昆明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这一天除了紧张准备重庆段的小组汇报,我也在路途中直观感受到了云贵高原崎岖不平的地形特点,看见了广布的石灰岩。将在重庆观察的植物群落与路途中看到的对比,能看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和过渡,连土壤颜色也由黄褐色明显变红了。另外,从暴雨的贵州毕节市到凉爽的春城昆明,路线还穿越了昆明准静止锋,锋线两侧气候差异显著,这次算是亲身感受到了。
第二天:澄江动物群与抚仙湖高原湖泊考察。澄江动物群是寒武纪早期的古生物化石群,对应了5,3亿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这一突发的演化事件。通过参观澄江化石群博物馆,我对寒武纪该地区的古生物有了直观的感受,也知道了古生物化石的发掘和研究过程。将澄江化石群中的古生物进行分类并找到它们在进化树上的位置,能够还原出生物进化的历程,为理清现存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提供证据。抚仙湖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位于珠江源头,属于南盘江水系。欣赏高原湖泊之美的同时,我了解到抚仙湖面临水体污染的现状:通过对地质构造的探测,发现抚仙湖作为一个高原断陷湖泊,与滇池可能相连,滇池对抚仙湖的水质产生威胁。
第三天:金沙江干热河谷,东川资源枯竭型城镇,蒋家沟泥石流考察。从大范围看,云贵高原气候具有高原特征,但金沙江河谷是一个例外,气候干热,植被甚至表现出热带稀树草原的特征,生长很多耐旱耐热植物,结合位置和地形,其成因不难分析。云南东川以铜矿闻名于世,但经多年开采,铜矿资源消耗殆尽,如今的东川面临产业结构转型和采矿造成生态破坏的难题,相应地,目前当地尝试发展农业,种植水稻,热带水果等,从依赖矿产资源和第二产业转回从第一产业做起。在东川几十年开采铜矿的过程中,不断的植被破坏与频发的泥石流也有关系,体现资源开采对环境的消极影响。目前当地也采取生态修复和工程措施,减弱泥石流的影响,在实习中我见到了这些措施,理解了它们发挥作用的机制。
第四天,东川红土地考察。顾名思义,这一地区的土壤是典型的红壤,是高原季风气候下发育的酸性富铁镁土壤,如果进一步发育,则形成热带雨林地区的砖红壤,这与土壤地理学理论中总结的中国不同地区土壤类型过渡图相一致。红壤是云南常见的土壤类型,但红土地将红壤独特的颜色,云贵高原的地形和当地茶园景观结合起来,形成红土地风景区,吸引旅游者和摄影爱好者前往,由原本的农业向旅游业,服务业发展,创造了独特的的发展方式。
第五天,也是实习的最后一天,路线包括云南民族博物馆,滇池,西山。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滇池。之前听说滇池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并没有实际的观感,到了滇池边,才感觉腥臭扑鼻而来,水体呈不透明的绿色,靠近岸边处层叠的藻类疯狂生长。滇池治理已经实行多年,资金投入巨大,但主要水体富营养化依然严重,治理难度巨大。实习中我了解到水体富营养化的特征,成因和监测指标,也感受到不合理的化肥使用,废料排放对水体造成短时间难以挽回的影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滇池的污染可谓一个教训。
3 实习收获
第一,这次实习让我有机会真正见识平时学到的地理现象,让我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对理论知识有了更形象更深入的理解;第二,每段实习都要求小组总结和展示,在展示中我认识到仅仅记住理论和书本是不够的,能把理论套在所见的现象和景观上也是不够的,真正有价值的是从所见所学中发现问题,更可贵的是提出自己的见解。第一次展示中出现了现象的罗列,文献的堆砌,都是意义不大的;后来的展示中我们逐渐进步,开始提出观点甚至用数据进行简单分析,这些才是有价值的东西。第三,全国几十所高校的老师和同学聚在一起,实习过程中我深深感觉到自己的不足,与更优秀的同学相比,自己还远远不够;各学校的带队老师有不同的研究方向,这对我们来说完全是知识的宝库,让我们有机会深入了解某些领域,例如滇池的地质结构探测,还有溶洞石笋与第四纪气候变化等。最后,实习的过程有苦有乐,我们疲惫着也进步着,通过这次实习我开拓了眼界,收获了友情,对自己的专业又多了一份理解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