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薪火,再启新程
奋楫争先,共绘荣光
五四风华正茂,城环硕果盈枝
看“经纬育人”笃耕不辍
赞“青春力量”闪耀光芒
感“万里家访”温暖育人


学生工作先进单位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024年,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坚持四线并进,以织牢学生成长成才“经纬网”为重心,全力实施经纬育人工程。一是坚持思想引领高线,厚植学生家国情怀。推动党建引领与课程思政、野外实习实践、有组织科研三协同,以“经纬领航”党建工作室为载体夯实党支部建设,依托“经纬”成长计划和“领航”实践营提升团学骨干能力和素养。二是聚焦成长成才主线,实施经纬育人工程“五航”计划。依托经纬学习发展中心助力人才培养;打造“经纬育人”社会奖助学金品牌;建优建强“心晴驿站”心理工作站;以“经纬”职涯工作室为抓手多措并举促就业。三是打造学生工作风景线,“1234”体系深化育人内涵。“城环杯”羽毛球赛等各类赛事成绩位列前茅,“挑战杯”获国赛银奖、省赛金奖,依托“经纬”系列实践队探索志愿服务大中小一体化,获批省级以上社会实践团队9项。四是激发学工队伍活力线,凝聚协同育人合力。落实落细辅导员“六个一”“五必谈”和班主任“七走进”,体现学工的温度和效度。学工团队主持科研项目3项、最美辅导员成长助推计划1项,获“辅导员育人故事”一等奖等奖项。

红旗团委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团委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团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为党培养新时代接班人的核心使命,构建起以理想信念教育为灵魂、以德智体美劳五育为经度,以不同青年群体成长需求为纬度的“经纬网”,多维赋能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引领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谱写学院团委工作的新篇章。

优秀辅导员、优秀共青团干部(教工)
刘新星

2022年入职以来,始终坚持“育德”“育心”相融合,“育人”“育才”相统一的工作理念。先后担任2019级、2023级本科生辅导员,制定大学生成长主题教育周历,助力学生全方位发展。所带年级毕业率100%,班级获评“最佳师范生集体”,学生推免至北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获第八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特等奖等荣誉奖项。
担任学院团委书记,学院团委获2024年度“红旗团委”,学院实现“挑战杯”国赛获奖从“零”到“有”的新突破,获国赛银奖、省赛金奖;指导带领“经纬实习队”赴政务部门跟岗锻炼,获批省级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参与省部级、校级项目课题5项,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求职策略与技巧》课程,获“辅导员育人故事”征集一等奖、《大学生成长主题教育课》说课比赛二等奖、网络教育优秀作品工作案例二等奖、“挑战杯”竞赛优秀工作者、暑假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工会活动积极分子等奖项荣誉。

十佳班主任
袁绪英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流域水环境与水生态教学与研究。主持或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有20多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多篇,参编著作10余部,多次被评为院“优秀班主任”。从事班主任工作时间14年,曾担任2013级、2015级、2017级地理科学专业班级班主任,现任城环学院地理科学专业2201班班主任。
“走进学生的家里,才能走进学生心里。”教育,从来不只是三尺讲台上的口若悬河,更是家校之间心与心的紧密相连。为了编织起这张师生与家长沟通的温暖大网,筑牢师德师风的坚实根基,袁老师利用寒暑假的宝贵时光,踏上这意义非凡的家访之路,自2201班的学生踏入校园的那一天起,寒来暑往,三年间,家访的脚步从未停歇,累计行程超过 5000公里,而成为班主任后的这14年,家访行程超过12000公里。这每一公里,都承载着对学生满满的关怀;每一步,都踏出了教育的深度与温度。

薪火永传,再谱华章
乘风破浪,共绘新章
五四精神铭使命
砥砺奋进向未来
经纬纵横绘宏图
青春逐梦正当时!
文字:王璨 杨雪琳
图片:羊蓥 韦喆
海报:熊时雨
编辑:刘新星
审核:李志雄 刘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