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王梦雨
【照片】
【简介】
王梦雨,女,汉族,出生于1997年10月2日,河南郑州人,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2015级地理信息科学1507班学生。入学三年来,先后获得院团委学生会优秀部委称号、树人丹桂奖学金、校三好学生称号、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荣誉。参加全国高地理科学展示大赛,获全国二等奖。
【个人事迹】
坚持本心砥砺前行
一晃眼,入学已经三年,三年间我逐渐熟悉了学校的每个角落。回想三年前,仿佛就像昨天。但是我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已经不是三年前稚嫩的自己,俨然是一个有明确目标的成熟的大学生了。三年里,不管是学习还是科研亦或是学生工作,我都从中收获很多,因此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同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幸运的前提是努力。
学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如果没有大学三年的锻炼,我一定不会对“一滴汗珠万粒粮,万粒汗珠谷满仓“有如此深刻的了解。大学第一年,我一直认为大学就是学生工作和课外活动,因此对学习并不上心,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可以应付学习。我沉浸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然而大一学年的成绩犹如一记当头棒喝将我敲醒。我开始明白,大学才是检验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真正场所。没有了师长的耳提面命,作为一个学生才能真正实现独立自主学习。于是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我逐渐学会了如何调节学习和学生工作以及课外活动之间的关系,少了对自己无由来的自信,多了对学习对生活的脚踏实地。
我性格外向,因此在与人沟通方面我一直都比较擅长。每当学习中遇到瓶颈,我会和身边的同学交流,咨询他们的学习方法。当课业中遇到困难时,我也会积极咨询老师。努力的学习带给了我很多乐趣,我也很幸运地连续两年都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诚不欺我。
而如果现在有人问我是否对大一学年的学习成绩感到不满意,我一定会回答:“是的,我不满意。”可是我很感激能够在那么早的时间里经历‘滑铁卢’,正是经历过那些,我才能够真正地审视自己,及时转换心态,积极投入之后的学习生活中去。
科研:严谨求真不断进取
大二学年,身边的同学们便纷纷投入各项科研工作中去。参加科研项目,是锻炼自己,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的好机会。我还记得在大创项目立项之前,我和项目组成员们便做了很多准备,我们多次就申报书的撰写,PPT的修改,汇报的内容进行讨论。前期的充分准备保证了我们“一击即中”,在进行立项答辩时,我们的汇报流畅、清晰,对于老师们的提问也回答的井井有条。所以我们成功了,我们是幸运的,是努力带给了我们幸运。科研工作的进行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原来的我就是胡适先生笔下的“差不多先生”,做任何事情都只求马马虎虎,可是为期一年的大创工作教会了我何为严谨。做学问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果代码编写凌乱,那么当运行失败永远找不到问题所在;如果实验数据随便找几个就慌忙做实验,那实验永远不可能有效果。
我又相继参加了全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和Esri开发竞赛,这两次的比赛经历十分宝贵。在团队合作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与作用;在负责自己个人的板块中,我独立解决问题,个人能力有所提高。在这些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挫折,也收获了很多惊喜,这些珍贵的经历将会一直督促我前行。
生活:与人为善 坚守本心
大家都说,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没错,在大学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和别人的相处中不断发现新的自己。
因为对视频制作充满好奇,我加入影音设计部,并与部长们和同一部门的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学业或者其他方面遇到困难时,他们总会伸出援助之手,这份友谊为我的大学生活添上了绚烂的一笔。因为一直向往支教,我参加心心火暑期支教活动,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经历了20天同吃同住的支教生活之后,大家成为了一生的挚友。因为对新媒体运营充满兴趣,自学微信排版与推送撰写,参与了公众号运营。在和同事们的交流中不断发现新鲜事物,也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
失意时他们的陪伴,迷茫时他们的鼓励,成功时他们的分享,我的大学生活因为有了这些好朋友的参与更加缤纷多彩。“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和这些好朋友的交往中,我也不断取长补短,一直在成为更好的自己。
心得感悟
大学是一场未知而又刺激的旅行,旅途中的风雨磨砺着我的意志,鲜花鼓舞着我不断前行,我们都在这样一段旅程中不断认识全新的自己。这一路上是师长的鼓励,朋友们的陪伴,使我更加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感谢这一路上遇到的所有帮助,让我不断进取;感谢自己一直积极面对困难,坚持本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