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由研究生院主办,城环学院承办的第二百一十六期华大论坛:“产业地理研究:从地理邻近性到认知邻近性”学术讲座在十号教学楼南楼116报告厅成功举办,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贺灿飞主讲。论坛由院长敖荣军教授主持,百余名师生参加。

贺灿飞结合中国产业经济格局的演变过程,介绍了何为产业地理学,以及该学科的研究重点—产业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规律,并分别从区位论、新古典经济学、城市经济学视角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地理集聚这一概念,由此引出三种集聚模型,阐述了经济转型是中国产业空间组织演化的驱动力,区域制度的差异性是理解中国产业地理集聚的关键。

贺灿飞分析了目前地理学界关于“集聚”问题的主要讨论和思考,基于对于中国实证的分析结果,提出了新的产业地理研究视角,讲述了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研究,阐释了我国的区域产业演化动态及区域发展路径突破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明晰中国区域产业演化是内生技术关联、外部联系和制度力量共同驱动的过程,并总结了关联法则的理论价值。

参会师生与贺灿飞教授就演化经济地理学、产业地理研究展开了深入探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通讯员:徐梓睿、李艳
编辑:刘新星
审读人:刘目兴、陈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