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习是师范生融通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桥梁,野外研学则为地理教育提供了生动而真实的课堂。为践行 “知行合一” 的教育理念,深化地理学科实践教学,2025 年 11 月 2 日,郑州外国语学校名师张伟利高中地理工作室组织开展黄河文化公园野外综合实践研学活动。我校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实习生林睿随队参与,全程协助指导教师开展教学组织与现场辅导,在山河实景中体悟地理地理教学的核心价值,为教育实习积累了宝贵而切实的经验。

图1 实习生与参与研学活动的师生合影
本次研学活动覆盖黄河文化公园临河广场、炎黄广场、邙山提灌站等五大核心站点,以 “实景教学 + 问题探究” 为核心模式。在临河广场,师生一起聆听园区陈燕云老师讲述黄河大桥修建历程与治黄故事,见证课本中 “流域治理”“水土保持” 等知识点转化为具象实践;在炎黄广场,学习探究炎黄二帝雕塑的地理选址与文化内涵,理解邙山作为地理过渡带的独特价值;在邙山提灌站,远眺黄河观察沉沙池运作与输水系统,直观感受水利工程对城市发展的支撑作用;在小顶山与黄河第一铁路桥遗址,回忆治黄历史与伟人嘱托,思考黄河治理与交通发展背后的人地关系。
研学过程中,实习生积极融入实践教学环节,认真观摩并学习一线教师的实践教学方法。本次活动也帮助她突破传统课堂局限,学会从地域文化中挖掘教学素材,更熟练地运用 “实景化”“生活化” 的地理教学技巧。黄河文化中蕴含的地理知识与人文精神,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资源。将研学所得融入教学设计,把家国情怀教育与综合思维培养有机融入课堂,将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图2 邙山提灌站
教育实习的价值在于实践实现专业成长。本次研学活动不仅拓宽了地理视野,也进一步强化了地理教育“知山知水、爱乡爱国”的使命感。实习生表示,将把研学收获转化为教学能力提升,在课程设计中积极探索实景化教学路径,努力成长为能够带领学生读懂山河的新时代地理教师。
撰写:林睿
审读:许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