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至10月27日,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程绍文、杨毅、周亲三位老师与19名中外合作办学MTM与MPPM硕士研究生,从武汉出发经襄阳至十堰对襄阳古城、习家池、襄阳唐城、武当山等自然生态及文化生态型旅游地开展旅游者行为、旅游体验、旅游发展观察及旅游影响观察调研实习。

10月25日下午,实习组首先在襄阳古城、习家池开展实地调研活动,襄阳古城作为历代兵家看重的军事堡垒,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古城建筑防御体系之一,也是中国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防御建筑;习家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园林建筑之一,全国现存少有的汉代名园,被誉为“中国郊野园林第一家”。通过对当地居民和来访游客的访谈与问卷调查,同学们基本掌握了调研的策略与方法,锻炼了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技巧与能力,深入了解了襄阳地理区位的关键性、古城的开发与建设历史、习家池保护与发展的路径。

接下来,实习组前往襄阳唐城影视基地进一步探究新型文化旅游地,兴建于2012年的唐城影视基地,是以影视拍摄服务为主,兼具观光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功能的大型综合性旅游区。实习组全体同学首先与相关负责人开展了深度沟通,会上基地营销总监黄总全面介绍了襄阳唐城的发展历程与有待进一步加强的问题,并与同学们在产业生态环境、运营结构、数字化融合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与交流。结束后同学们实地前往景区进行参观考察,以游客身份感受景区建设与开发,并通过视频、照片、录音等方式汇总调研数据。

10月26日,实习组前往十堰市武当山景区开展为期一天的调研活动。作为道教名山和武当武术的发源地,武当山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十大避暑名山、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保存了丰富的文物资源。实习组的各位同学采用参与式观察、自我民族志等方法,结合纸质问卷与访谈提纲,以本人、游客、当地原著居民等为研究对象,考察武当山的多元旅游发展及其影响,实地感受服务设施、文旅融合、产品开发等方面情况。结束一天的现场调研与考察后,各小组开展了调研讨论与总结会,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针对武当山景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个人感悟进行交流总结。

最后一天,实习组到达了武当山山脚下的玉虚宫、遇真宫与太极湖展开进一步调查与访谈。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潘局长现场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潘局长对十堰市数十年来的旅游发展历程与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引发了同学们激烈的讨论与思考。作为武当山建筑群中最大的寺庙,玉虚宫经历了毁灭性火灾、山洪等自然灾害后,大量建筑被毁,近年来逐渐采用修旧、复原等方法恢复重建;而作为武当山“九宫八观”之一的遇真宫则经过多年勘探与修复,在国庆节前夕刚刚恢复开放,这两处兼具建筑特色与道教文化的历史文物景点,让实习组的同学们进一步感叹于文物修复的精细与繁琐,也深入了解了文旅景区开发的痛点与难点。

本次实习调研考察历时三天,实习组全体同学通过调研与考察深入一线旅游目的地,结合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采用笔记、照片、录音、视频等多样方式收集了丰富的调研数据,深入学习了旅游开发与发展的各个方面经验,并争取结合自身体验与经历对不同类型旅游目的地提出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改进建议,深化与拓展了自身知识视野,培养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讯员:周亲 孟璐
编辑:周亲
审读人:谢双玉